耳鸣是指病人自觉耳内鸣响,如闻蝉声,或如潮声。耳聋是指不同程度的听觉减退,甚至消失。耳鸣可伴有耳聋,耳聋亦可由耳鸣发展而来。二者临床表现和伴发症状虽有不同,但在病因病机上却有许多相似之处,均与肾有密切的关系。
耳鸣、耳聋都是听觉异常的常见症状。二者虽然表现不同,其发病机理大致相同,有些耳聋也是由耳鸣发展而来的。耳鸣、耳聋属于现代医学中耳病的两个症状,中耳炎、耳硬化症、听神经病变、耳部肿瘤、高血压病和某些药品中毒等均可引起。0
西医相关病症:
外耳道炎;鼓膜穿孔;中耳炎、中耳硬化;流行性感冒、猩红热、脑膜炎;脑肿瘤、听神经瘤等。
症候分型:
1.风邪外袭:症见卒然耳鸣、耳聋,头痛恶风或有发热,骨节酸痛,或耳内作痒。治宜祛风解表。可用清神散。
2.肝胆火盛:症见卒然耳鸣、耳聋,头痛面赤,口苦咽干,心烦易怒,或夜寐不安,大便秘结。治宜清肝泄热。可用龙胆泻肝汤、当归龙荟丸。
3.痰火郁结:症见两耳蝉鸣,有时闭塞如聋,胸闷,痰多。治宜化痰清火,和胃降浊。可用礞石滚痰丸。
4.瘀阻宗脉:症见耳鸣、耳聋如塞,面色黧黑,耳流陈血。治宜通窍活血。可用通窍活血汤。
5.中气不足:症见耳鸣,或如蝉噪,或如钟鼓,或如水激,久则耳聋,面色黄白,倦怠乏力,神疲纳少,大便易溏。治宜益气健脾,升提中气。可用益气聪明汤、补中益气汤。
6.阴血亏损:症见耳鸣嘈嘈,甚则耳聋,面色无华,唇甲苍白。治宜补益气血。可用八珍汤、人参养营汤。
7.肝肾亏损:症见耳鸣、耳聋,兼有头晕目眩,腰酸遗精;或兼有肢软腰冷,阳痿早泄。治宜补益肝肾。可用耳聋左慈丸、补肾丸等。
耳鸣耳聋的针灸治疗:
针灸治疗神经性耳鸣,耳聋有很好效果。
实证主证:起病突然,耳内如闻潮水声,音调低沉,怒则加重。
取穴:翳风,听会,中渚,侠溪。肝胆火旺加太冲,丘墟;痰热郁结加丰隆,劳宫。
操作:用捻转泻法,运针1分钟,留针30分钟,听会应张口进针。
虚证主证:起病慢,耳内常闻蝉鸣之声(音调高),昼轻夜重,遇劳更甚。
取穴:翳风,听会。肾虚加肾俞,太溪,关元;脾胃虚弱加脾俞,胃俞,足三里。
操作:用捻转平补平泻法,运针1分钟,留针20分钟。
耳穴疗法
取穴:肾、肝、内耳、枕、肾上腺。
方法:用王不留行籽贴压后,嘱患者每日按压5次,每次5分钟,5日更换1次。毫针刺用中等刺激,留针20分钟,10次为一疗程。亦可采用埋针法,以保持较长时间的刺激。
电针疗法
取穴:同以上实证或虚证。
方法:毫针刺入穴位后,进行提插手法,得气后加电刺激。刺激量逐渐加大,通电时间半分钟,稍停后继续通电半分钟,重复3-4次。注意虚证电刺激量不宜过大。
头针疗法
取穴:晕听区。
方法:毫针刺法,每日1次,10次一疗程。
穴位注射疗法
取穴:听宫,翳风,完骨。
方法:选择当归注射液,丹参注射液或维生素B12,任选一种,每次每穴2毫升,隔日1次,余同注射常规。
耳鸣,耳聋一般病程长,可采取针刺为主配合其它疗法综合治疗.平时宜注意保持心情舒畅,避免忧郁恼怒,注意饮食调理。实证忌肥甘饮食,虚证忌辛辣刺激性食品。耳鸣夜间甚者,睡前忌饮浓茶,咖啡,酒类等饮料,戒除吸烟习惯为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