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萎缩定义:
脑萎缩是一种脑组织细胞数目减少,而引起的脑神经功能失调的疾病。这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疾病。一般50岁以上的病人多一点脑萎缩病程长有的几年甚至10多年。
脑萎缩的由来:“脑萎缩”原是西医的病名影像CT或MR检查时,可发现脑组织体积减少、脑室扩大。中医原来没有脑萎缩这种提法一般纳入痴呆、健忘、眩晕、震颤、失眠、癫证、郁证虚损等病证范畴。由于近年来患者数量猛增也惯用了“脑萎缩”一词。
肉眼是看不见脑萎缩的用医学影像仪器(如CT/MR),拍出胶片来我们才能看见。我们可以看见的是脑萎缩病人表现出来的“症状”。比如我们感觉不到“感冒”却能感觉到头晕、鼻塞、咳嗽等。
脑萎缩的症状:
脑萎缩起病较为缓慢慢慢地加重多数脑萎缩病人的发病日期难以确定。但总会出现以下症状:
1、智能减退:脑萎缩患者记忆力下降。丢三掉四忘记自己说过什么;理解、判断、计算能力下降,忘了自己的名字,多大年纪,出门不知到回家,不认得亲戚朋友等。
2、五官功能失用:脑萎缩患者普遍会眼神不好、耳背、说话不利落耳鸣耳聋、幻觉幻听。
3、性格行为改变:脑萎缩病人不爱跟人交往,对亲人缺乏感情;脾气不好多疑、自私,鸡毛蒜皮的事跟你没完没了;该睡觉不睡,高级情感活动(羞耻感、道德感等)都有不同程度的减退。
4、身体症状:脑萎缩早期是头晕、头痛失眠多梦腰膝酸软手脚发麻;慢慢的会反应迟钝走路不稳;严重的就偏瘫、震颤等。生活不能自理,只能躺床上跟植物人似的。
脑萎缩的诊断:
1、症状诊断: 脑萎缩早期表现为头痛、头晕、记忆力逐渐减退、对时间、地点、定向力的判断下降甚致丧失,思维呈片断性大事被忽略、而小事则纠缠不清、智力降低、精神萎麋、表情淡漠、反应迟钝、动作迟缓、对周围事务漠不关心。关于性格改变表现为自私、主观、偏执、焦虑、多疑、烦燥易怒、语无伦次。脑萎缩患者有谵忘或躁狂,甚至有非礼活动行动上站立不稳手脚颤抖、走路蹒跚、不能直线行走、大小便失禁、性功能减退或丧失。并有幻想、幻视、幻听、失语进而成为老年血管性痴呆。
大脑萎缩表现为头晕头痛、表情呆滞、记忆力减退、思维散懒、智力障碍、活动减少、寡言少动、对周围事务反应迟钝、失语、失认幻听、幻视及性格改变。
小脑萎缩表现为头晕、自主活动缓慢、站立不稳、步幅宽大、步态蹒跚、不能直线行走、语言不俐、构音障碍、眼球震颤、持物不准、指鼻不能等小脑性共济失调症状。小脑萎缩并有直立性低血压、晕厥、心悸、排便困难、性功能减退或障碍。
2、脑萎缩临床检查诊断: 大脑萎缩患者除询问病史及观查症状外,可发现其各种神经发生反射均不同程度的迟钝。线反射如胸腹壁反射、提睾反射、肛门反射表现迟钝、深反射如二三头肌反射、尺骨膜反射、膝腱反射、跟腱反射也可降低,偶可有病理反射出现。小脑萎缩患者通过临床检查,可发现不能并脚站立、行动缓慢、下肢颤抖、不能沿直线行走、呈醉态步履步态蹒跚、步幅宽大、病理反射有巴氏征。
3、脑萎缩的影像检查诊断:A. 通过CT及MR(核磁共振)等影像学检查可发现脑萎缩患者,脑组织体积减少、脑室扩大。如果大脑萎缩可见脑皮质与颅骨板间隙增大,大脑沟增宽增深、脑迴变平缩小,侧脑室及第三脑室扩大侧脑室前后角周围密度减低。小脑萎缩时可显示小脑纹理粗重体积缩小,影像呈现分枝树叶状,小脑周围腔隙低密度已增大,第四脑室扩大。如果有桥脑橄榄体萎缩在形像上,可见脑干变细狭窄,周围腔隙小加宽、橄榄体变偏平或缩小。B.脑血管造形可见脑动脉血管曲屈变细。脑血流面也可以发现血流减慢,血管阻力增加等现象。
综上所述根据病史、症状、临床检查及影像学等检查方法对脑萎缩的诊断并不困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