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应遵循“分级,分期,分段”的原则:分级即根据疾病的严重度, 分为轻、中、重度, 采用不同药物和不同治疗方法;分期指疾病的活动期、缓解期, 活动期以控制炎症及缓解症状为主要目标, 而缓解期应继续维持缓解, 预防复发;分段治疗指确定病变范围, 以选择不同给药方法, 远段结肠炎可用局部治疗, 广泛性及全结肠炎或有肠外症状者则以系统性治疗为主。溃疡性直肠炎治疗原则和方法与远段结肠炎相同,局部治疗更为重要,优于口服药物。
对于溃疡性结肠炎发病部位在远端结肠的患者,可考虑配合用5-氨基水杨酸类药物灌肠。如病变部位在直肠离肛门10cm以下,则灌肠时要尽量多保留一段时间。
灌肠基本操作步骤:
1. 灌肠前肛门周围﹑插入前端应充分以石蜡润滑。(如果没有也可使用甘油或眼药膏代替)
2. 灌肠中药煎完后,过滤去药渣,温度降至38℃ (以体温表测量),灌肠液温度不宜过高,也不宜过低。
3. 灌肠液用生理盐水,用量30-50ml。
4. 灌肠插入深度以15-18cm为宜,灌肠液进入速度不宜过快,控制在10ml/分钟.
5. 灌肠体位一般为左侧卧位,适当抬高臀部,灌肠液进入结肠后一般宜躺下尽量保留较长时间(4小时以上)。
轻中度远端结肠病变活动期患者灌肠同时口服中药肠乐安方剂,进入缓解期后可以只灌肠或只口服中药方剂。对于部分症状较重患者可根据个体情况加入50-100mg氢化可的松,至症状好转后可逐渐地停用氢化可的松。
备注:
轻度:患者腹泻每日4次以下, 便血轻或无, 无发热、脉搏加快或贫血, 血沉正常);
中度(介于轻度和重度之间);
重度(腹泻每日6次以上,明显黏液血便,体温在37.5ºC以上,脉搏在90次/min以上,血红蛋白<100 g/L,血沉>30 mm/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