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颅多普勒(TCD)可无创地连续监测脑血管痉挛(CVS)发生的时间、严重程度及持续时间,已成为诊断脑血管痉挛(CVS)的重要方法。根据血流动力学原理,血流速度与管腔面积成反比,与脑血流量成正比。当血管痉挛时,管腔狭窄,为保证足够的脑血流量,血流速度增快,故可通过测定脑血流速度来评定CVS。一般以大脑中动脉(MCA)为评价脑血管痉挛(CVS)的靶血管,将平均脑血流速度(MFV)或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VMCA)>120cm/s作为CVS的阈值。
脑血管痉挛(CVS)根据血流速度可分3级,VMCA 120-140cm/s为轻度;VMCA 140-200cm/s为中度;VMCA>200cm/s为重度。重度者易发生脑缺血或脑梗死。但上述阈值血流速度易受年龄和脑血流量的影响而发生偏倚,因动脉痉挛和脑血流量增加均可使血流速度异常增快。可用大脑中动脉与同侧颈内动脉颅外段血流速度的比值HI(半球指数)来区分上述两种情况。HI正常值为1.7±0.4,当HI>3时认为是血管痉挛,HI>6为重度血管痉挛。而HI<3时,认为血流速度增快为脑血流量增加所致。
将TCD与直接测定脑血流量结合,可以VMCA与CBF的阈值之比[分别为120cm/s,35ml/(100g·min)]作为痉挛指数(SI)。SI>3.4时,表示CVS程度足以损害脑血流量,导致脑缺血症状。故SI可作为有显著血流动力学意义的脑血管痉挛(CVS)的指标。
一般临床经颅多普勒(TCD)以检测双侧的大脑中动脉为主,有时需同时检测大脑前动脉或大脑后动脉。
另外脑血管痉挛(CVS)时TCD的频谱形态显示频峰高尖、舒张期流速减低。音频也可出现异常改变:收缩期流速增快的同时伴粗糙的血流声频,并可闻及特殊高调的乐性杂音及粗钝的涡流声频。这些变化虽然缺乏特异性,但其意义在于其产生与脑血管痉挛(CVS)的演变过程有关,随着血管痉挛的解除,异常血流声频也将消失,因此可作为辅助诊断标准。
【文献提供医院】:北京头痛专科医院
【参考资料】:http://www.head120.com
【咨询电话】:1676-888-3199
【E-mail】:282613762@qq.com
【QQ在线】:282613762
|